影音::乘了160年的電梯,就這樣被德國人顛覆了
上班遲到, 都難找藉口了。 電梯黑科技 不知道白領一族, 有沒有這樣的類似經歷: 上班打卡遲到, 會藉口排隊等電梯時間太久 或者乾脆說電梯壞了··· 非凡君是有過, 但有時客觀情況也確實是 樓越建越高,電梯太少, 上班早高峰就會遇到排隊等電梯的情況。 一般遇到這樣的情況, 樓層高的建築都會 多建井道,多安幾部電梯。 可這在寸土寸金的城市, 無疑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面對這一糾結的狀況, 德國的蒂森克虜伯公司, 設計了一種巧妙的電梯MULTI。 它顛覆了電梯誕生160多年來, 傳統的纜繩拉拽轎廂設計, 大膽地去掉了繁瑣的纜繩。 沒了纜繩, 電梯如何上下呢? 取而代之的是線性馬達技術, 這一技術已在磁懸浮列車中應用。 多重、多級制動,電梯上下的動能, 來自於井道向轎廂傳遞的感應電能。 去掉了纜繩可不止這一個好處, 它還可以讓轎廂在不同的建築之間, 實現橫向移動。 發生橫向位移時, 兩個井道會通過可旋轉的轉軌系統, 實現無縫相連對接。 電梯就此能實現循環運轉, 從一個井道上, 從另一個井道下。 如此一來, 與傳統電梯相比, 它的運輸能力能提升50%左右。 其實最為關鍵的還是, 它節省了高樓大廈 井道所佔用的寶貴空間。 而且它就像一條靈活的貪吃蛇, 讓奇形怪狀的建築成為可能, 不再受制於直上直下的電梯系統。 它不僅節省了建築空間, 而且來去自如的轎廂 經過合理的系統優化設計, 能耗能減少60%。 不僅如此, 它還配備能源回收系統, 電梯下行時產生的能量, 將被轉化成上行電能。 看到這, 或許會有人不屑, 想法很美,現實如何? 又是不可能實現的概念設計吧! 別急, 看了這個視頻你就會懂。
就在幾天前,
它已經在德國高達246米的
羅特魏爾試驗塔試驗成功。
未來投入使用,
應該不會是很久遠的事情。
聽到這個消息,
非凡君莫名傷悲啊,
再也不能騙老闆說:
“我沒遲到,
剛在樓下等電梯了。”
授權來源: 藝非凡 ID:efifan
原文標題:
乘了160年的電梯,就這樣被德國人顛覆了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相關推薦

放馬過來吧,德系老兄!Tesla將於月底推出入門轎車「Model 3」,性能水準可比M3!
isCar! Tesla預計將在3月底展示出旗下第三款電動車「Model 3」。這款全新的電動車將擔當Tesla入門產品的角色,其車身尺碼比Model S小上許多,售價也將來得更親民,應對的級距對手有BMW 3-Series、Audi A4、M-Benz C-Class。 ▲ 上為Mode...

789hp『風神之王』!Pagani『Huayra BC』賽道動態首度曝光(內附動態影片)
isCar! 最大馬力飆漲到789hp同時重只有1218kg,動態作風比標準版還硬派的Pagani Huayra BC,當前雖正在2016日內瓦車展進行首演,不過總量限量20部的其中一輛,前天卻出現義大利Franciacorta Circuit賽道所舉辦的『Insieme per un Sorris...

全車系將以「同一」平台打造,Subaru全球戰略平台「Global Platform」計劃全面啟動!
isCar! 憑藉「全時四輪」驅動系統與「水平對臥」引擎技術,在眾日系品牌中,以絕佳車輛「操控性」見長的Subaru車廠,為迎合模組化平台的趨勢,已於2016年3月7日發表最新一代的全球戰略平台「Subaru Global Platform」,並表示未來Subaru旗下所有車款,都將架構在此一底盤基...

百周年慶,Vision Next 100 concept現身引領BMW邁向下一個百年!
isCar! 成立於1916年的BMW至今年正好屆滿100周年,為此BMW已開始一連串的慶祝活動,更在日前於德國總部舉辦的慶祝大會中發表了全新概念車Vision Next 100 concept ,準備引領BMW邁向下一個100年! Vision Next 100 concept顧名思義將是BMW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