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話題::她是希特勒心中最完美的德國女人,卻因此入獄4年被世人唾罵70年
她是希特勒最喜歡的女導演,
是那個時代集美麗
與才華一身的女人。
戴罪的玫瑰
她不僅有着咄咄逼人的美麗,
更有着上天賦予的驚人才華,
希特勒曾深情地叫她:
「 我的完美德國女人」。
她既是舞蹈家、電影明星,
又是著名導演、攝影大師,
被稱為 現代「紀錄片之母」。
她是希特勒最喜歡的導演,
是那個時代最美麗、
最才華橫溢的女人。
她生命之樹常青,
72歲學潛水,
94歲在海底拍鯊魚,
100歲完成最後一部紀錄片。
然而,她在7個月的時間內,
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
導致人們對她毀譽參半70年。
她就是 萊妮·里芬斯塔爾
(Leni Riefenstahl) ,
1902年8月22日,
生於德國柏林的一個富商家庭。
天資聰穎的里芬斯塔爾,
從小就對藝術深深着迷。
小時候的里芬斯塔爾
她喜歡詩歌、繪畫、電影、戲劇,
為了學習藝術,
她不顧父親的強烈反對,
偷偷報考了舞蹈班,
成為一名舞蹈演員。
21歲的里芬斯塔爾,
已經出落為一個,
沉魚落雁的美人,
跳起舞來婆娑靈動、風情萬種。
但當時她還只是個無名新秀,
1923年10月27日,
在父親的資助下,
她在柏林舉行了她的首場舞蹈晚會,
這次異常成功的演出,
使她在一夜之間成為公眾人物,
就驚艷了整個柏林。
然而,第二年在布拉格演出時,
她不慎摔傷了膝蓋,
於是開始了漫長的療愈生涯。
當年6月的一天,里芬斯塔爾在諾倫多夫廣場地鐵站等車,準備去看一位醫生。
這個地鐵站成了她生活的轉折點,廣告牌上的一副海報吸引了她的注意,那是阿諾德·范克博士導演的《命運之山》,畫面上陡峭的石壁和高山攀援者令她着迷。
在沉悶灰暗的康復期,她看完電影《命運之山》,不禁心潮澎湃,抑鬱心情一掃而光。 她大膽地給導演阿諾德寫了一封信,信里充滿着年輕女孩的傲嬌:
「 只有我才是你電影中的女主角。」
她還隨信寄去了照片。
沒想到,導演被裡芬斯塔爾那咄咄逼人的美麗折服,很快就答應和她見面。
不過,阿諾德偏愛探險題材的電影,要求演員具備強健的體魄,他擔心她的膝蓋會吃不消。
於是里芬斯塔爾做出了大膽的決定:冒著落下終生殘疾的危險,立刻對膝蓋進行手術!幸運的是,手術非常成功,里芬斯塔爾順利成為女主角,出演電影《聖山》。影片公映後,她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聖山》中的萊妮·里芬斯塔爾
但她不滿足於做一個明星,
1932年,她自導自演了,
第一部劇情片《藍光》
(Das blaue Licht),
榮獲1932年威尼斯電影節銀獎,
她也成為 德 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導演。
《藍光》劇照
在她眾多的影迷中,
有一位特殊的人物
—— 納粹頭目希特勒。
據稱,1932年,希特勒在看過里芬斯塔爾的電影後,非常欣賞她電影中那種陽剛的、強烈的、驕傲的美學。
或許上天嫉妒她的美貌與才華,
於是為她設下了一個誘人的陷阱。
1933年,德國納粹黨掌權,希特勒在一場與里芬斯塔爾的私人會面後,邀請她為納粹黨拍攝紀錄片。
希特勒與萊妮·里芬斯塔爾
她當時接受了希特勒的邀請,拍攝了1934年德國納粹黨在紐倫堡召開的全國黨代會(紐倫堡閱兵的紀錄片),此會議有超過70萬支持者出席,而作品則以多種技巧拍攝,充份突顯出煽動性的納粹形像,是政治宣傳片的經典佳作。
1934年紐倫堡納粹黨大會上,里芬斯塔爾正拍攝列隊行軍
這位傳奇女導演的代表作之一,
就是這部描寫納粹黨,
在紐倫堡執政的電影《意志的勝利》
(Triumph des Willens)。
《意志的勝利》
此影片在隨後多次獲獎,
但在二戰之後被禁播,
直至2004年解禁。
它對於電影界及各紀錄片影響深遠。
《意志的勝利》宣傳海報
其實對於拍攝此紀錄片,里芬斯塔爾一開始並不情願,怎奈希特勒巧舌如簧:「 把你的生命給我6天吧,今後你再也不會違心替我做事了。」里芬斯塔爾飄飄然地同意了。
更重要的是,
希特勒給了她最大的支持:
不限制作經費!
並提供一百多人的龐大攝製組。
拍攝《意志的勝利》中的里芬斯塔爾
16名攝影師和16名助手同時工作,36架攝像機一起運轉,26台汽車和眾多安保人員隨她調遣。
甚至在拍攝期間,希特勒本人也任由她指揮。
當時才32歲的萊妮·里芬斯塔爾,如同一個大權在握的女王,在現場調兵遣將,顯露出驚人的才幹。
拍攝氣勢宏大的閱兵場面,她駕輕就熟,信手拈來,如烹小鮮。
電影拍攝過程中意氣風發的里芬斯塔爾
拍攝這部鴻篇巨製,
萊妮·里芬斯塔爾,
用掉了17萬英尺長的膠片。
經過精心的剪輯,
該片成為震驚世界的一部電影,
並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獎,
及巴黎博覽會金獎。
在這部恢弘的片子裡,
希特勒被渲染得光輝燦爛。
也是因此,往後的批評家認為萊妮·里芬斯塔爾必須為戰爭罪行承擔責任。在戰後,即使她表示對集中營等毫不知情,也一度被軟禁。
法國政府等破壞了她的拍攝工作,而且從此被冠上「 納粹攝影師」之名。
禍福有時就在一線間,
這部影片越是成功,
萊妮·里芬斯塔爾的罪過就越是深重。
1936年,她拍攝了描寫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奧林匹亞》(Olympia),萊妮·里芬斯塔爾出色並前衛的鏡頭運用技術,更成為日後行業標準,並且被《時代周刊》列為百部影片之一。
雖然這是一部體育比賽的紀錄片,
拍攝並突顯出運動員的優美身姿,
作品亦獲多個獎項,
卻也被批評是,
鼓吹納粹優等人種的理念。
1938年4月20日該片首映,恰好是希特勒的49歲生日。她的這份輝煌的禮物後來在電影史上得過四個大獎,但同時也永遠地成了她的污點。
在當時眾多影評人看來,她把奧運會轉化成了法西斯儀式,旁白中不斷出現的「戰鬥」、「勝利」字眼,都透露了創作者的法西斯信念。
《意志的勝利》和《奧林匹亞》,既成為燦爛的紀錄片巔峰之作,也同時成為最有爭議的作品。 對里芬斯塔爾而言,這兩部片子成了她難以洗清的「污點」。
直到1939年二戰爆發,納粹暴露出猙獰面目,里芬斯塔爾才看清希特勒的虛偽和殘酷。
她曾悔恨地說:「 我寧願在1939年9月1日之前死去。」之後,她發誓再也不為政治效力。
1945年希特勒倒台,她被送進監獄。身陷囹吾4年後,她被無罪釋放。
然而讓她難過的是,人們總不肯原諒她,永遠在指責她那個污點。畢竟,那兩部紀錄片的影響力,實在太深遠了。
不過她不甘就此沉淪,
她要繼續向人們證明自己,
不怕從頭再來。
於是她拿起了照相機,
成為了一名攝影師。
1956年,里芬斯塔爾,
開始了她的非洲之旅,
在那裡她不僅「重新獲得了生命」,
而且還開始拍攝一部,
叫做《黑奴船》的半虛構的紀錄片,
以表達她對現代奴隸買賣的義憤。
從1962年開始,里芬斯塔爾數次前往蘇丹努巴山區的原始部落,去進行研究和拍攝工作。
儘管她不是第一個拍攝他們的人,但她是第一個被皮膚黝黑的努巴人接受的外人,她被允許去拍攝努巴人神聖的儀式。
她頂着巨大的輿論壓力生活,
卻把生活過得更加精彩,
哪怕自己正逐漸走向衰老。
72歲時,
參加了潛水訓練班,
成為一名水下攝影師,
並出版攝影集《珊瑚花園》,
和《水下的奇觀》。
她一共潛水2000多次,
成為這一紀錄的最高齡者。
1992年,萊妮·里芬斯塔爾動筆撰寫她的回憶錄《過濾時光》,並在2002年8月22日她的100歲生日招待會上推出,同年她剪輯了她的最後一部紀錄片《水下印象》。
一年後,她在慕尼黑的家中安然離去。
她是一朵戴罪的玫瑰,
一塊有瑕的白玉, 但,
「 不要因為我為 希特勒 工作了7個月,
而否定我的一生。 」
>>非凡君送福利啦<<
2017.07.08 星期六
打開藝非凡今日文章第 二條,參與精選話題討論,獲點讚最高的前三名,可以獲得非凡君精心挑選的禮物一份。
愛妃們,還不趕緊來!!!
圖片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藝 非 凡
| 極 致 生 活 方 式 發 現 者 |
本文已獲 藝非凡 授權 微信號:efifan
原文標題:她是希特勒心中最完美的德國女人,卻因此入獄4年被世人唾罵70年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相關推薦

等待 也許是唯一的出口 也許也是一種美麗
一個人起床,一個人去洗漱, 這個黎明真的很靜,靜的可以聽到別人的呼吸聲. 喜歡用冰冷的水洗漱,至少那樣可以讓我暫時的清醒,淋在身體,冰凍到心底. 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勉強的擠出一個微笑, 也許現在屬於我最大的幸福, ...

請別再對我說有關幸福的話。關於幸福,無須言語。一場虛假,你懂,我也懂。我們只是彼此路過的一場表演..
突然間,莫名的有種很想哭的 衝動。可是我不願別人看透我所有的脆弱。 是誰告訴我,要幸福。我對自己說,堅強點,別像個孩子。 恩。我很堅強,我不哭。 未來像一張縱橫交錯的迷網。總把許許多多的世俗的無奈與現實的牽絆糾結在一起。每個人都有一刻骨銘心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有一段撲朔迷離的過程。每個...

愛了那麼久,請允許我恨你一次。就恨一次,一次就好。不然,會惹人笑的
一晚上做著不一樣的夢。夢裡亂七八糟地看不清發生了些什麼,卻反反复复夢到你的身影。嘴巴里嘟嘟囔囔地叫著模糊的名字,哭一陣笑一陣地然後就這樣熬到天亮。發燒了吧。醒來之後遲遲賴著不肯起來,回想夢裡的情形,始終找不到頭緒。但肯定地是你出現過。帶著那一副玩世不恭理所應當的樣子。我看著天花板,唯有苦笑。我已選...

有一種感情,看似不再那麼濃烈,卻一直存在。(此文獻給不在身邊的朋友。)
我們不能時時在身邊 好像電話短信也沒有了 我們不能第一時間分享彼此的快樂與不快樂 好像變的冷漠沉默了 我們不能再一起去吃飯一起說說笑笑 好像走出彼此的世界了 我們不能...